我們的方向在哪裡?
1/10(日) 徐家匯區→錢櫃茶餐廳→紹興路「瑪哪勝地」咖啡屋吃下午茶→田子坊走馬看花→腳底按摩
今天是為了借住Flora公司的宿舍才去徐匯區的。說是宿舍,其實是Flora的老闆在徐匯區某大樓社區中,租了一戶家庭式公寓作為辦公室兼宿舍。徐匯區有 很多這樣的大樓社區,外觀看來豪華壯觀,屋裡頭也很氣派寬敞,除了社區入口有守衛,每棟樓都還有專人看守。3房2衛2廳的空間住起來挺舒適的,一問之下才知道一個月租金8000元RMB,換算成台幣約3萬7千元,比住在台北還要貴!聽說這一區也是很多台灣、香港及許多外商人士區住的地方,一坪要價12萬 元RMB,所以說人客啊,真的要實際來過上海後,才能體驗這裡的生活物價有多高~
目前分類:愛在旅行(國外) (21)
- Jan 18 Mon 2010 11:27
【愛在旅行】寒冬中的上海行(下)
- Jan 15 Fri 2010 10:21
【愛在旅行】寒冬中的上海行(上)
![]() |
2010.01.08_上海好冷行 |
趁著轉職的空檔,和Izzy決定去上海看看。
由於決定得很倉促,所以行程安排大多是從旅遊書和網友推薦的地點下手,
說真的是有點大眾化的旅行,只能在旅遊的過程中努力發現細節,用力體驗文化差異帶來的樂趣。
這次來上海,說實在時間不對,一來天氣冷,二來就像有網友說的:「上海施工中」,到處都在挖路和整修,我都說上海是在「拉皮中」。這些工作都要在5月世博會 開始前全部完成。和一位計程車司機聊天,他說以前要申請建設的經費都不容易,現在是因為有世博會,才有機會做這些。也好,趁著旅遊淡季來大刀濶斧整建,才 能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旺季的到來。
- Aug 09 Sun 2009 22:30
【澳洲】什麼科系最好找工作?
澳洲報紙The Australian週末版有一篇文章
報導目前澳洲什麼科系的大學畢業生最好找到工作
第一名是礦業工程師(mining engineers),就業率100% (驚~)
第二名是製藥師(pharmacists),就業率97.9% (又一驚~)
- Jul 14 Tue 2009 21:07
【澳洲】西澳保育團體 The Wilderness Society(in WA)
- Jun 28 Sun 2009 18:44
【澳洲】Ningaloo Reef珊瑚研究之旅(中)
- Jun 28 Sun 2009 16:37
【澳洲】Ningaloo Reef珊瑚研究之旅(上)
- May 20 Wed 2009 22:56
【澳洲】東澳淹大水, 西澳陽光普照
- May 18 Mon 2009 21:49
【澳洲】黃佬佬逛大觀園-西澳州長官邸
- Apr 19 Sun 2009 21:37
到澳洲滿一個月了
到昨天為止,我到澳洲已經滿一個月了。
很久沒寫網誌了
感謝一些朋友對我的關心,問我說怎麼沒寫網誌
其實也不是特別的忙,只是,每天發生的事情太多太突然
- Feb 21 Sat 2009 12:49
The best job in the world-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 Aug 17 Sun 2008 00:04
東港-墾丁:虛擬200公里單車行
上週朋友的一個邀約
很臨時的騎了一趟東港-墾丁來回行
其實單日長程旅行的計劃一直在心裡盤算著
甚至是多日的單車環島也想達成
- Sep 12 Tue 2006 10:42
關於鱷魚先生
- May 21 Sun 2006 08:57
【轉載】這個星球並不擁擠
這二天一個新朋友問了我關於「寂寞星球」的事情
就順手查了一下網路
發現了一篇文章,似乎對於背包客人手一本LP有點介意
(雖然該作者也曾是LP的絕對信仰者!)
- Jul 14 Thu 2005 09:05
澳洲行-藍山(下)
第二天早上,我們的行程當然是要進去藍山裡探險。
其實我在藍山裡鬼混了二天,第一天是和Dami及Wan一起以走路的方式在「體力允許的範圍內」趴趴走,而第二天則是我自己搭巴士瞎逛。藍山NP其實很像台灣的陽明山NP,有開車可及的風景點,也有需要花費體力和腳力的林間小徑,只是房子、遊客,當然也包括便利商店,都比陽明山少了很多很多。這裡的房子都是單層平房,每一戶都有一個美麗花園,我們在不斷地讚嘆聲中來到了我們的第一個景點--回聲谷(Echo Point),從這裡可以眺望有名的三姐妹。Echo Point其實是位在峭壁上的一塊大平台,站在這塊平台向山裡望去,幾乎有270度的視野盡是廣闊的森林,我想稱之為Echo Point可能是因為若大聲喊叫可以聽見回音吧? 不過我並沒有這麼做(雖然心裡很想...)。這裡有一個information center,裡面可以買些紀念品和飲料。在來Echo Point的一路上,我們並沒有遇見什麼人,但才來到Echo Point,才發現原來遊客都在這裡,真是有趣,他們大多是搭乘巴士來的。原來「觀光客」的天性是全世界共通的,只要能直接到知名的景點就好了。(在這裡我聽到有人在講中文耶...是台灣口音)。
藍山NP裡有一種鸚鵡,全身雪白,只有頭上有一小撮黃綠色的羽毛,牠叫「卡卡度」,我想澳洲的「卡卡度國家公園」應該是這種鳥來命名的吧? 我們在藍山NP裡到處都可以見到這種鳥的蹤影,我第一次看到這麼肥大壯碩的鳥在空中飛來飛去,而白色的身影在陽光下實在醒目,數量也是多的嚇人。我突然有種感慨,若牠們是生長在台灣,不知道在在這個時代裡還能看見多少數量呢?
- Jul 11 Mon 2005 01:06
澳洲行-藍山(上)
10月12日。到這天為止我的澳洲行已經完成了一半。下半場的旅程就從清新迷人的藍山國家公園開始吧!!
藍山國家公園是澳洲很具知名度的遊覽勝地,占地非常廣濶,擁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河流、深潭、峭壁、巨石和山谷,更充滿了神袐的色彩。它最有名的景點就是「三姐妹岩」(the Three Sisters),傳說中那是為了逃避壞人追趕而被老天爺變成石塊的三個姐妹花,如今卻只能無言的守望著這一大片青蔥森林。要進入藍山國家公園,則必需經過它的入口小鎮,卡通芭(katoomba),那是一個單純而恬靜的世外桃源。我在藍山的二天半,就是住在這裡的YHA。和我同行的有Demi和Wan。Wan是個很友善的韓國人,我們前一晚在YHA酒吧認識,後來就相約一同來藍山看看。
來到卡通芭的第一晚,我們就遇見了一群可愛的孩子。那時我們吃完了晚餐,走到大街上散步。走到一間挺氣派的旅館前,那裡有花園和草皮,草皮上有一群青少年在玩耍,他們有的在聊天唱歌,有的在互相推擠,還有一個人在玩著火把。「一群無所事事的少年,」我心裡這麼嘀咕著。本想繞過去的,沒想到其中一個唱歌的女孩竟跑來邀我們過去,她已經有點喝醉了。正所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決定過去看看這群少年在玩什麼把戲。他們邀我們坐下,並開始自我介紹。我和一個叫Tom的男生聊天,他大概15歲上下,我告訴他,我從哪裡來,來澳洲去了哪些地方...等等,又是這些蠢問題,不是嗎?但正如我說的,後續的話題發展才是真正有意思的。他聽我說我去過gold coast後,一臉羡慕的表情,「it's cool ! I want to go there!! But I have no money...」;而當他知道我是從亞洲來時,他興奮的說,最近地理課才上到關於亞洲呢,「有日本和韓國對不對?」我笑了,我稱讚他好聰明,他也笑了。這時我才發覺,他們竟是如此普通的少年,白紙般單純的少年。我以為在澳洲這樣先進的國家中,每個人對任何事都見怪不怪,但我錯了,他們仍只是鄉下的孩子,對於世界的一切仍未了解。我們還是他們第一次面對面聊天的外國人呢!!他們聚在一起,只是為了好玩,並沒有任何做壞事的企圖。Tom說他很想去日本看看,我告訴Tom,「你一定有機會的,多認識這個世界是很重要的。只要你堅持,你一定能去成哦。」
- Jul 10 Sun 2005 00:00
澳洲行-雪梨(下)
10月10日,我在日記裡寫道:「我想旅行最令人感到興奮的,是除了可以欣賞到不同於平日的風景之外,莫過於結交到來自各地方的朋友吧。在Sydney central龐大的像旅館似的YHA裡,才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認識來自英國、韓國、澳洲、美國及大陸人,當然,還包括那些未曾深入攀談的異邦旅者。我喜歡這樣不著邊際地聊著彼此的事,雖然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都是使用相同的話題來搭訕,哦不,是交談,比如:你從哪裡來?去過哪裡?在這裡待了幾天...之類的蠢話,但接下來的話題發展,永遠都是你無法想像的驚奇和趣味。」我想旅行的魅力正是如此吧!
誰教我有一雙快腳
為了充份享受雪梨令人心情愉悅的陽光,我在雪梨的3天裡,去了達令港、雪梨歌劇院、雪梨水族館、國王十字區(king cross)、岩石區(the rocks)、澳洲博物館,某郊區看雪梨鐵橋、某公園看老夫婦釣魚,還有去了2遍傳統市場,另外還買了一杯要價新台幣60元的500CC.葵可立珍珠奶茶(想吃看看澳洲的珍奶會不會有獨特的袋鼠味。當然,這真是想太多了)。沒辦法,誰教我有一雙快腳,身為快腳者所擁有的道義和責任,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去最多的地方。但雪梨真是太熱鬧了,到哪都是一堆人,黑的人,白的人,黃的人,撐著陽傘的人,追逐海鷗的人,提著購物袋的人,擺pose準備照相的人,穿比基尼的人,跟著導遊四處走動的人,還有因為看街頭表演而出神的人。
到哪裡似乎都避不開人群的雪梨,就像週六下午的忠孝東路一樣,擁擠卻又充滿樂趣。
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是在雪梨歌劇院旁,一個可以輕易看見劇院全景的平台。這裡是一間又一間(我連一客牛排都付不起)的高級餐廳和小酒吧,雖然沒用餐,但光想像能在這樣的渡過一個下午,望著藍天和碧海,還有像張著白色風帆似的雪梨歌劇院,這一天就應該值得了吧。
- Jun 11 Sat 2005 23:22
something remind me~
- Nov 17 Wed 2004 22:21
澳洲行-雪梨(上)
我對雪梨的第一印象是「怎麼這麼多華人?」
才從雪梨市的中央車站出來,走沒幾條街,就看到寫了中文字的招牌掛滿了騎樓上。我毫不費力的就能認出哪裡是賣皮飾、兌幣的和紀念品的店,也有雜貨店和旅行社,最多的還是餐廳。我佇立在街頭,望著那些寫滿中文字的招牌發呆,空氣中偶爾夾雜幾句中國話傳進耳朵,頓時心裡滿是時空錯亂的感覺。
那是一種詭異的感覺。
- Nov 16 Tue 2004 20:49
澳洲行-陽光‧沙灘‧Coolangatta
什麼!迷路了?
好不容易從布里斯本坐了二個小時的巴士來到Coolangatta,一下車就覺得不太對勁。看看四週的景象,沒有一處像是有旅舍的樣子,頂多只是一般 的住家而已;而且天色已晚,讓我有點擔心今晚會不會露街頭。只怪我沒概念,原來,我從網站上所抄下來的YHA地址「Coolangatta/ Kirra Beach, Gold Coast」並不是完整的,這些都是大地方,當然就沒辦法找到正確的地點。所幸,我遇到了一對好心的情侶和友善的公車司機,提供 我正確的YHA資訊,幫我渡過了第一晚的難關。
位於澳洲東岸的黃金海岸是由很多小海灘所組成的,所以整個黃金海岸相當的長,而Kirra Beach只是位於其南端的海灘。除了較為熱鬧的購物 區和旅館外,沿著Kirra Beach所建的房子幾乎是二層樓的民房。在這裡你看不到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而人們來到黃金海岸,不外乎三件事:渡 假、衝浪、渡假+衝浪。我和同寢室的義大利朋友Alex在"逛大街"時,看到路上的人不是坐在小商店前看報喝咖啡,或者坐在路邊長椅上晒太陽 ,不然就是剛從海邊回來,我們都興起了同樣的問題:這裡的人都不工作嗎?還是這裡幾乎都是遊客? Alex是我在澳洲認識的第一個朋友。儘管我們只相處了一天,但我很難忘和他所聊過的事,我想他應是一個很nice的旅行伙伴。白天時我們踩 著白白的沙走了好長一段路,邊做天然的腳底按摩,邊聊著彼此家鄉的事。他說他的家鄉不靠海,能夠來到海邊旅行,他感到相當的高興。談 到他家鄉的食物,他聊得格外起勁。他說比薩雖然很有名,但在義大利,他們一週大概只會吃上一次;但義大利麵可算是常在吃的了,只要換 上不同的麵條種類和醬汁,天天吃也吃不膩呀!(晚上他還做了鮪魚義大利麵一起分著吃喲!)
下午,我們帶著新買的海灘巾一起去海邊游泳晒太陽。澳洲的陽光,跟澳洲人的熱情一樣,溫暖而不燙人。我學Alex一樣,躺在沙子上享 受美麗的陽光,偶爾翻個面避免烤焦。在沙灘上有不少人跟我們一樣,呆在那不做什麼,只為了晒太陽。記得某個朋友跟我說過,白人國家能 享受陽光的機會不多,所以他們很珍惜能晒到太陽的機會;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歐洲國家,能看到成群的人在草皮和沙灘上晒太陽的原因 吧?在湛藍的天空及雪白的沙子陪伴下,此時身心都在行光合作用的我,心情突然惆悵了起來~沒想到第一次這樣靜靜地品嘗陽光,是在離家 遙遠的地球另一端,而身邊卻沒有一個熟悉的朋友,能分享這樣的美好....不過惆悵歸惆悵啦,每當我一想到我的第一次日光浴,竟是和"另一個男人"一起進行的,就覺得好笑...你能想像二個男人一起晒太陽的景像嗎? 噗嗤~
後來,我獨自前往可倫坡野生動物園。那裡的故事,就麻煩各位自己去相簿(澳洲行-Coolangatta) 裡面看囉~
- Nov 03 Wed 2004 20:52
澳洲行-布里斯本
「請問那裡可以兌換旅行支票?」
出了澳洲海關以後,這是我問的第一句話。旅行最重要東西的就是錢了,有了現金,吃喝拉撒及交通都沒問題。在兌換現金及詢問旅遊資訊的過程中,澳洲人的友善及耐心是我對他們最初的印象。由於環境的陌生,及對布里斯本的不了解,我在澳洲的第一個小時是站在旅遊資詢處的櫃枱前渡過的。很幸運的,服務的小姐是個香港華僑,讓我倍感親切;但很不幸的,她不會講華文。 我花了很大的時間在理解怎麼去市中心,及如何打發第一個下午的方法,好在她很有耐心的依照了我的時間及需求,替我安排了一個"看似有趣"的local tour,也同時能幫我訂去市中心的車票。當然,人在極度陌生的環境下,遇到了令人滿意的安排,會很自然地接受這樣的決定。我乖乖的付了75元(tour+bus),拿了車票,走到了前往市中心的候車處, 「這是好的開始」我心想。
其實我在布里斯本待的時間並不長。我的行程是這樣的: 10/5下午布里斯本,當天晚上前往Coolangatta(位於東澳黃金海岸的小鎮)玩了二天,10/8再搭車回布里斯本待一晚。算算我在布里斯本的時間不到24小時,但我對澳洲人"善於享受生活"的印象卻是在這建立的。澳洲的大都市雖然大樓林立,但仍保留相當多的綠地及草皮供人親近,走在街上,你隨處可見人們或坐或臥地在草皮上做著各種事,聊天、看書、發呆及談戀愛,甚至我還看見三個西裝畢挺的男人坐在草皮上談事情,腳邊散布著各種文件。在台灣,我想草皮只是讓人"欣賞"及狗兒"解放"的地方吧(現在更成為火蟻滋生的"死亡禁地"了)。
當天下午所參加的旅遊團叫做"Day Tour",專門做短天期(半天、一天或2~3天)的地區性觀光。參加半天local tour的代價是50元,我們的行程是去"龍柏動物園"及"小山丘"。龍柏動物園飼養了相當多澳洲的原生動物,當然也包括了袋鼠及無尾熊(見相簿);而小山丘則是位於布里斯本邊緣的高地,可俯看幾乎整個布里斯本市,很像台中的大肚山啦(沒想到,幾天後聽說因天氣乾燥,小山丘竟然火燒山了...)。這二個地方算是相當不錯的觀光景點,但當我逐漸熟悉澳洲的旅遊方式後,我才發覺50元的票價實在是貴了些,因為澳洲的大眾運輸工具既方便又多樣,我其實可以自己搭市立巴士前往這些地方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對英文的聽力還有待加強,當tour bus的司機沿途介紹風景時,大多時候我就像鴨子聽雷似的,完全沒辦法融入,唯一明白的,是當其他乘客發出笑聲時,我才知道:笑點來了。後來,我告訴自己,才剛到澳洲就能以安全又方便的方式遊歷好玩的地方,其實是值得高興的事呀!我的心才慢慢釋懷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