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08_上海好冷行
趁著轉職的空檔,和Izzy決定去上海看看。
由於決定得很倉促,所以行程安排大多是從旅遊書和網友推薦的地點下手,
說真的是有點大眾化的旅行,只能在旅遊的過程中努力發現細節,用力體驗文化差異帶來的樂趣。

這次來上海,說實在時間不對,一來天氣冷,二來就像有網友說的:「上海施工中」,到處都在挖路和整修,我都說上海是在「拉皮中」。這些工作都要在5月世博會 開始前全部完成。和一位計程車司機聊天,他說以前要申請建設的經費都不容易,現在是因為有世博會,才有機會做這些。也好,趁著旅遊淡季來大刀濶斧整建,才 能用全新的面貌迎接旺季的到來。

搭車文化宣導。你在此畫面中嗎?
--
1/8 (五) 高雄→香港→上海浦東→莫泰168(旅店)外灘店 check in→南京東路步行街,一路吃吃喝喝(康泰蟹黃湯包、邵萬生湯包館...)→外灘一帶走走。
    說真的,轉機到上海還挺花時間的。我們上午8點從高雄出發,下午1點20才到上海,加上機場手續及巴士轉乘,到旅館報到完畢時已經4點半了,已經去掉大半天。由於天黑得很快,所以我們只有到附近的南京步行街走走逛逛,順便找好吃的打打牙祭。
--   
    當天下午在機場發生的事情仍使我驚恐至今。我一直"認為"在上海機場就可以辦理台胞證及落地簽,所以我登機前都沒有辦理任何的證件。直到了上海台灣居民辦 理證件的櫃枱時,就被辦事警察罵了一頓,說我「沒有辦理證件就來,這裡是隨便就可以進出的嗎...,」我說我怕來不及辦理,台灣旅行社說我可以在上海辦, 他就更不爽了,「那為什麼別人來得及有,你就來不及?你們旅行社即然說可以辦,那你請你們台灣那邊來處理...,」講得我都慌了,因為有可能不讓我進大 陸。還好陸續有不少台商前來辦證,有一位大哥看情況不對,直接"好聲好氣"幫我向「警察大人」賠不是,說「我們不懂細節,請教警察先生您現在該怎麼辦理 呢?」那位警察最後終於幫我發了我台胞證及一次簽,而幫我的那群台商,後來還教我要很客氣的,甚至低聲下氣,來處理這類事情。這件事讓我看到在大陸的台商是如何放下身段求生存,我想他們在大陸討生活,應該有很多的辛酸故事可講。還有一位在上海教書的台灣人(好像還滿大咖的)還留了名片給我,說我若有事情可以打給他,讓我好生感激。
   --
    南京東路步行街其實就是購物、做Window shopping的地方,逛完之後沒有一點充實感,沒有街頭藝人,倒是臨時攤販和拉人買假錶、假皮件的人不少,就算是做為上海的初印象吧。不過食物倒是滿 不錯的,一路上吃了幾家店,如康泰蟹黃湯包及邵萬生湯包館,口味都還不錯,沈大成買的甜食也是好吃的狠。


1/9 (六) 從南京西路沿河南中路走到福佑路小商品市場(買小飾品)→豫園逛逛(桂發祥大麻花、南翔饅頭店、寧波湯園、西施豆花)→亞太廣場享受購物殺價樂趣(地鐵2 號線上海科技館站)→吳江街散步(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站出來)(小楊生煎、某燒烤、靜安小亭麻辣燙)→走回地鐵2號線人民廣場站搭車回家
    今天大多數時候都用走的,所以步行占去了很多的時間。尤其是從南京西路步行到豫園,一路上都在施工,走起路來不是很舒服。不過走到福佑路開始不同了,因 為...是到了大買特買的時候啦!!位在河南南路與福佑路口的小商品市場,裡頭滿是可愛吊飾、衣服及平價耳墬飾,還有可能是過年就要到了,賣春聯及過年應 景飾品的攤位也十分的多,正如我們聽到路人所說的,「怎麼老虎這麼多?」人客啊,因為明年是虎年(心中OSiing~)。來大陸前,就知道在這種市集式的 購物中心,一定要殺價,且要從3折殺起。我們謹尊守這個原則,一個50元就喊價15元(人民幣),一件100就喊30元,成交不了就轉頭走人,最後大多都 能以4~5折成交(3折的也有喔!)反正「殺價不成仁義在」,你不賣我,自然有人會賣我。


充滿年味的福祐路小商品市場
--  
   豫園曾是江南名園之一,於明嘉靖三十八年(西元1559年)費時18年建設完成,至今已有450年歷史了(台灣有多少古建築超過450年呢?),幾經戰亂破壞與翻修,在1982年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網路上能查到豫園的文章太多了,但只有這一篇<450年的豫園,它的價值在哪?>能撼動我心。上海迪斯尼樂園即將於2014年開放,而該篇作者想為中國古典林園建築賞遊風氣之式微,與迪斯尼樂園開園之風光報導之現象做一番探討。作者說,豫園曾經是「三個中心」:它是上海崑曲的發祥地之一,也和海上畫派的形成分不開,它更是昆劇研究實踐中心和海派書畫家的活動中心。隨著時代的變遷,「...作為一個活態體現歷史文化價值的景點,無可奈何的事實擺在我們眼前:每年參觀豫園的遊客中,70%是外賓,國內遊客中又以外省人居多,上海遊客很少,年輕人更少。青年人對龍墻後面的世界並不關心。」 作者如是說到。對於未來,作者說,「豫園走過了450年,再過5年,上海將迎來唐老鴨與米老鼠,兩種文化的並存與相容,不僅體現了上海的城市精神,也體現 了不同文明的和諧。如果一個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狀態為一致的現代工業文化符號所取代,那就是城市的悲劇。在保持中華傳統文化方面,在體現文化多樣性方面, 上海負有更大的歷史責任。這,也許就是紀念豫園450歲的理由吧。」
    原以為我們走到的地方就是豫園,後來發現從福佑路走近去那些吃吃喝喝的地方,只是外圍的商場而已,我們根本沒進到豫園真正的古蹟處(要買票進去的那一區啦~),真的太蠢了。 不過不要小看這些商場,這些由老城隍廟市場所形成的商場,如今組成了「上海豫園旅遊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甚至還發行了股票,這樣的營業模式是在台灣的我從來沒想過的。可惜豫園外圍大多區域都圍起來施工了,很是失望,下次應該多花些時間進去思古幽情一番,順便幻想一下,未來米老鼠穿著唐裝或漢服招攬遊客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南翔饅頭店

西施豆腐

延伸閱讀:
<450年的豫園,它的價值在哪?>
<
豫園>
<上海豫園>
<豫園商城-歷史沿革>
<上海名園--豫園> ←有很多好照片

也許你會想知道:
<迪士尼樂園落戶上海:文化產業升級還是"洋文化"入侵?>
--
    亞太廣場是由Izzy在上海工作的朋友Flora帶我們去的,裡頭賣的都是"各國名牌包包"及"各大廠手機",但真假就由各位朋友去研究吧,我自己是買了某 名牌皮夾一個及某名錶一支,也享受了前述殺價的樂趣。吳江街是由當地人口中問到的,但後來發現旅遊書也有,那也就不用介紹了。不過吳江路還滿長的 ,石門一路以東的部份很像台灣的小吃街,但以西的部份可見到「吳江路休閒街」燈箱,此區有較為整齊乾淨的規劃,和明亮的街燈。推薦吳江路在石門一路以東一 帶的「小湯生煎館」,4大顆只要4.5元RMB,皮煎得脆脆的,咬下去肉香四溢,滿是幸福滋味。
--
感想:上海的小吃真不賴,二天總計吃了28個小湯包、2個大湯包、四顆生煎包....可說是「上海湯包之旅」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俊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