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網友筷子把這篇翻出來
讓我忍不住把清明和春捲間的關係弄個明白
在網路上搜尋了一會,很快就能弄清楚了
原來習俗上,清明的前一天為寒食節
由於寒食節不能升火炊事,中國的傳統食物"春捲"便成為很好的替代品
日子久了,二個日子也和而為一
便演變成在清明節吃春捲的習慣。

但我使終不明白的是
為什麼北部人,如我家(我爸是"所謂的"本省人,我媽是外省人)
卻從來沒有這樣的習慣呢?

--
(原寫於2005/4/11)
清明節前幾天,高雄的朋友問我 「清明節那天,你們台北人有沒有要吃春捲啊?」當時我愣了一下 "春捲和清明節有什麼關係?" 後來經過多方打聽才發現,南部人(至少高雄、屏東這裡)在清明節是要吃春捲的...

清明節前一天下午,我驚訝的發現,巷子口轉角處那攤我以為已經沒在做生意的(破爛)小攤位,竟擠滿了男女老少。本來以為又是哪個老闆跳樓,員工跑出來大拍賣之類的特價拍賣(或者在聚賭...)。原來這些人是在排隊(?!)買春捲皮喔!只可惜沒帶相機出來,沒法拍到可比美梁祝上映時,那種萬頭鑽動的熱鬧景象~結果隔天中午我帶了相機,就只能拍到不怎麼熱鬧的攤位了。

真有趣  從來我就沒聽說過清明節要吃春捲的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台灣  南北就有這樣的習俗差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俊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