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研究是前老闆林幸助主持的
特別PO上來給大家關心一下
還是不忘叮嚀
要多關心大自然喔!

PS.感覺人間福報的內容有點在湊版面,寫了一堆數據,卻不知道在幹麼?

--
        七家灣生態調查 櫻花鉤吻鮭增五倍【人間福報本報豐原訊】七家灣溪流域屬大甲溪上游,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故鄉,雪霸國家公園進行生態研究、監測及棲地環境改善後,櫻花鉤吻鮭數量較去年增加五倍。鳥類、小型哺乳類數量也完成調查。

雪霸處委託中興大學林幸助教授辦理「武陵地區長期生態監測暨生態模式建立」計畫。研究內容包含水質、棲地、植被、藻類、有機碎屑、水生及陸生昆蟲、水生無脊椎動物、兩生類、小型哺乳類、魚類與鳥類,以及生態模式建構。

資源調查監測七家灣溪流域,鮭魚集中在一至三號壩間河段。蛇類以紅斑蛇最多,蝙蝠記錄到兩科七種,以台灣小蹄鼻蝠及鼠耳蝠數量最多。其餘囓齒目森鼠、巢鼠等小型哺乳類共計有一百六十二隻。

溪流鳥類常見共計六種,今年一至七月間,河烏數量有十六隻,鉛色水鶇於五月份時族群量達歷年調查以來的最高峰一百二十七隻。水棲昆蟲有六目二十八科四十三種。濱溪昆蟲以吊網、陷阱杯、掃網及枯落物蒐集等調查結果累計十四萬二千九六十六隻。昆蟲個體數最多為雙翅目,其次為彈尾目。植被部分則共記錄維管束植物三百三十五種。 

--
櫻花鉤吻鮭 比去年增4倍
〔自由時報記者張軒哲/中縣報導〕
雪霸國家公園近來委託學者專家進行資源調查監測,發現七家灣溪流域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台灣鮭魚 )數量較去年增加四倍,由於棲地今年歷經風災、豪雨侵襲,魚群數量不減反增,讓雪霸管理處與保育人士振奮不已。

 

七家灣溪流域是國寶魚「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故鄉,牠的攝食與繁殖行為,受棲地形態影響極大。台灣櫻花鉤吻鮭曾因為避難所與生殖棲地不足、棲地惡化、洪水氾濫攔沙壩的阻絕、生殖季與孵化期間發生的水量不足與水質惡化等影響,一度瀕臨絕種。

今年度雪霸處委託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對武陵地區環境生態作整體瞭解,並進行環境評估及監測,發現整個七家灣溪流域總計記錄到二千六百九十六尾櫻花鉤吻鮭,比去年的五百二十三尾增加了四倍;其中,一齡幼魚有一千八百九十八尾,二齡中型成魚有六百一十七尾,三齡大型成魚則有一百八十一尾。

由於各河段的幼魚數量增加,鮭魚族群結構由原本的倒字金塔型,轉變為金字塔型。鮭魚集中在一至三號壩間河段,其次是上游的三號壩以上河段,不過其中有近三分之一都集中在桃山北溪支流,再其次是高山溪河。

雪霸管理處表示,將會密集監控魚兒繁殖情況,努力維持棲地環境,給國寶魚最純淨的繁殖空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俊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