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文章,感慨萬千!!
「沒有台灣話?李敖多讀點書吧! (陸念慈)」

看到朋友轉貼這篇文章,常常覺得台灣人自我感覺太過良好。
我知道我的想法,有許多人可能不認同,
但我的確覺得,「世界上沒有台灣話」的論點是對的。

我覺得這篇文章的作者,
應該還沒有很深入思考這些問題,
尤其他舉「英語」變「美語」這件事,我深深不以為然...
(華爾街美語教的也是English,而不是American
不好意思喔,華爾街美語躺著也中槍)

「司利把(拖鞋)」「慢尬(漫畫)」「尬抓(蟑螂)」,
很多單字都是在台灣形成的沒錯
但語言之所以形成,是有它的整體文法架構和文化背景,而非製造大量的單字就會形成新的語言,
(把所謂的台語和閩南/河洛話比較,一樣的用法占多少? )
以下舉幾個例子:

大多數的人會問「你的英文好嗎?」,而不是問「你的美語好嗎?」。
即使是美語,我們也說它是American English。
我們都同意「英文」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而且在地化的「新式英語 Singlish」也讓台灣人樂於模倣,
但我們仍不會說「那是新加坡語」

我的英文其實還可以,所以我去澳洲,很多在地人會說,「hi James, your English is good」,
而非「hi James, your Australian is good」;
我們會形容在南美洲,大多數的人講西班牙話,而不是說「巴拿馬話」「哥斯大黎加語」。

早期港星在台灣很流行時,我們會笑他們講話是「廣東國語」而非「香港國語」,
而他們講的是「廣東話」,而非「香港話」

我們台灣人太常用單一思維來看待世界。
常以為我們想的,就是世界想的
(就像我常覺得台北人都用台北角度來詮譯台灣是一樣的)
卻不知道世界上的人是怎麼看待我們。

廣東話的英文叫「Cantonese」,所以外國人會用英文稱呼香港人講的語言叫「Cantonese」
而且這種語言許多人外國人都知道。
我在想,如果國民黨沒有轉進台灣,沒有推行中文化,
今天台灣大部份人講的語言,當然還是閩南語,
但是外國人會稱我們的語言是什麼? 應該還是「Minnanese」。
不過這是我的推測,我們當然永遠不會知道會是如何。

只有閩南話才稱做台灣話嗎? 那客家話不算嗎?
原住民話不算嗎?
常會聽到有人問,「啊你台灣人,不會講台灣話喔?!」
我總會想,那你會講客家話? 
當然,我知道會這樣講的人,是怎樣的政治立場,
所以我不會去跟他們辯。

我不反對在台灣,有"很多人"都講閩南語/河洛話(或許有一半以上),
你要說它是台語也OK
但你要用意識形態來壓我,我就沒法接受。
很多事情,不是一廂情願,就會變成你想的樣子。

我希望台灣多一點包容,多尊重多元文化
台灣人,不正是以多元化文而自豪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俊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